誠實負責 Accountability and integrity
能主動當責,確保行為與決策皆能符合法律及道德倫理的規範。
看完電影「一個也不能少」之後,我針對工作也有相同領悟,曾有過年底有出貨金額目標的壓力,但最後結關日前幾天,一筆不可短缺的訂單才可如期達標的情況,因其中一個品項品質異常導致無法出貨。經立即協調廠商,協助派人加班進行重工,趕工後送電鍍製程,當天專程到廠商家及工廠,確認貨品是否如期上線生產,加班忙碌之後,確認重工篩選包裝的進度,終於在最後一天如期趕出貨,對於振鋒的品質及交期,採購人員亦須以負責的態度,來完成出貨的使命。
若說要用一個成語來形容「會計人」的職場特性,舉凡精打細算、錙銖必較、一毛不拔、謹小慎微等都是很常見的詞彙。沒錯!會計人的確如此,對於每月財報數字都必須掌握得十分精準,天天周旋在各種數據中,同時要製作各項管理報表,才能在每月初對管理階層彙報財務狀況時,不失差錯及合理允當表達各項帳務狀況,這是我的工作職能要求且責無旁貸!
腳踏實地 Apporpriate decisions
能有效、及時地做出對公司最有利的決策,且能付諸實行。
有一句話說「人因夢想而成長」,想要實現夢想,靠的是腳踏實地、一步一腳印去完成每一件事,而不是靠著不切實際的想像就能做到。加入振鋒這個大家庭後,參與了公司安排的一系列產品製程課程,在這期間到現場學習、了解,且與其他夥伴分享學習成果,一步一步地慢慢成長進步,於日常作業中更加了解一個成品需要經過哪些製程流程、多少次的測試到組裝出貨,每一工站都是不可馬虎的重要性。
回想2017年參加CIT持續改善專案,在當初重新收集數據及分析歸類,仍讓我心有餘悸,一個月彙整數以千計的資料,常常都想敷衍交差便宜行事,還好堅持一步一腳印,最終完成了報告也改善長久以來的問題。在前往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急功近利,無法顧全做事品質,往往造成結果差強人意。其實回歸初心,就算走得慢,但腳踏實地才能將根基打得穩,也才是邁向成功的唯一捷徑。
人客至上 Accquire customer loyalty
視顧客需求為最重要的事,且求超越顧客期望,以建立顧客忠誠。
業務思緒必須瞬息萬變,而我服務客戶唯一不變的思量是如何幫助客戶持續的成長與獲利!為了幫助經銷商能順利推展YOKE品牌,首重精進自己的專業度,在參展的第一線,提升振鋒在end user的信賴度和品牌形象。除此之外,我們主動參與經銷商年度銷售訓練計畫,提供客戶現有產品應用資訊、新產品發展藍圖,同時橫向分享不同市場之間的資訊和經驗。平日之客戶聯繫方面,我也依客戶需求,分別培養不同的默契,因為讓客戶認為需要交代的事項越來越少,是穩固長期合作的不二法則。
時間回到2014年,美國西岸的碼頭與倉儲工會因不滿薪資而發動罷工,導致碼頭嚴重塞港,整體延宕時間創下10年來最長紀錄,港口作業為之癱瘓,貨物已到港卻因罷工遲遲提不了貨。此期間幾乎全美的客戶都因缺料面臨斷線的危機,業務將客戶需求視為第一位,積極與採購調整入料交期,不斷與生管調整產線排程,工廠在此期間天天加班趕貨,讓後續交期大幅提前以利配合客戶進行空運,避開海運塞港問題,振鋒跨單位通力協作,讓客戶們在此次的塞港危機中安然度過。
努力學習 Active learning
主動尋求學習機會,且能有效運用於工作中。
負責推行CIT 持續改善專案,為了維持同仁自我改善的氛圍與專案進行,遇到相關問題或活動上的安排困難,會努力與外部顧問合作,或是尋求其他長官建議來排除。在專案過程中,除了學習到各個8D/QC工具的運用、專案溝通,也更熟悉活動安排與輔導手法的揣摩,更於今年訂出相關制度,讓整體能更步上軌道。
自動裝配線、成品堆疊Robot及自動倉儲的搭配,讓振鋒在成品包裝完成後,進入了完全自動化作業,既節省了堆疊與搬運的人力,所有的帳務與料件皆可即時電子化紀錄及掌控,也節省了盤點查帳的成本。這一連串複雜的系統,需按部就班地了解各個單機設備是如何串接在一起,以發揮功能;而成品箱入庫的流程設計、流線輸送的控制、以及相關的硬體機構軟體程式,亦是需要不斷學習才能夠在設備故障異常時,用最快的速度查出問題所在,進行正確的維修與處置。
勇敢創新 Aggressive innovation
能針對工作狀況發展創新且可行的解決方法,同時嘗試不同或新的方式,來處理工作問題或機會。
在生產線上發現篩選製程堆積了許多在製品,這讓我疑惑進而觀察。人員以坐姿作業進行3種篩選與鑽孔製程及2種檢驗,以批量之不連續生產,導致等待時間過長。經討論後試行檢驗作業之調整,發現不良率並無影響,再經過多次驗證後確認停整之作法。透過工時量測平衡率計算下,合併前後製程改為2人作業創新的單件流生產模式,提高作業台改以站姿作業,增加機動性。起初人員不習慣還是很想坐椅子,經由多次試驗與溝通下,不僅改變人員舊有想法,也消除在製品等待浪費,唯有勇敢創新才能創造更高的產值。
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說過:「創新的本質是不懼失敗的勇氣。」在產品新機構設計完成,進行測試時每每失敗,測試的砝碼一次次地墜地,但還是不畏失敗一再改進,終於在失敗十多次後成功。另針對大尺寸產品之標準品性能極度不穩定,不良率達50%以上,經仔細研究稍稍改變擋柱形狀,修正了2mm制動塊起始位置,良率測試即達到100%通過,不以變更處很小而感到畏懼,勇於提出看法及建議,小小創新想法得到大大的收穫。